Wednesday, February 23, 2011
先問問你為數位出版做了什麼
自從 iPad 問世(還有 Kindle)以來,我開始關注數位出版的發展,只要有點料的 RSS feeds 都不會放過,演講或論壇也盡可能充滿興趣的跟隨著。
這些日子以來,我感想只有一個字:幹。
出版社大大們一再強調盜版對他們的傷害有多大,卻不願意面對真正的問題:假如明天一覺醒來,盜版全沒了,你能做多少生意...?
壹傳媒來自香港,蘋果日報遭遇免費網路新聞的挑戰難道不嚴峻?人家能找出生存之道,還在數位領域野心勃勃的開疆闢土,台灣的傳媒大大,請問你們在幹嘛?
自己的東西拿不出手,整天找立委找阿本仔發聯合聲明,寫信給 Apple, Google...(還沒人鳥你笑死我),要求政府保護你、補助你,TMD 身為知識分子雅痞哭爹喊娘不丟人嗎?在你怨天尤人的同時,請先問問自己為數位出版做了什麼。用戶除了版權,還有什麼跟你發生關係的動機?
這次台北國際書展,我在數位出版論壇聽講者猛搖警鐘,接著漫步到展區看廠商的垃圾 demo,除了幹,我還能有什麼感想?
果然還是動漫館最好玩!
Tuesday, February 22, 2011
Apple 對 Renewal Subscription 的政策
Apple 透過 The Daily 推出 Renewal Subscription,並且公布了相關文件,讓出版業者充滿遐想,應該是眾所皆知的新聞,但也引來後續對於 30% 蘋果稅 (Apple Tax) 的爭議。Apple 這 30% 是否合理見仁見智,我對貪婪的出版業罵別人貪婪也不感興趣,今天這則新聞才算指出這套新機制的問題,值得蘋果進一步說明。中文報導也很詳盡請見這裡。
爭議在於,報紙、雜誌等軟體,加入訂閱功能要繳交蘋果稅當然明確,但非出版社推出的服務型軟體(Software as a Service, SaaS)利用此機制,例如 Dropbox, SalesForce,則要不要繳交 30% 的分潤?
如果不需要,等同 Apple 將視軟體類型決定拆分與否,但從目前官方文件看來,Apple 並沒有相關的選項或欄位,流程上應該是只要使用就抽 30%,更何況,所謂 Publishing or SaaS 的認定並不容易,像 Netflix 這樣的 app 該算哪一方?
既然區分類型,在流程與主觀判斷上大不易,加上 Steve Jobs 一直以來的邏輯,他的回信應該是嗆說:「訂閱機制是給出版商使用的,其他人走開!」於是爭議就變成了:是 SaaS 根本不能用 Renewal Subscription;抑或願意繳交蘋果稅,還是可以過關?
應該是後者。
ps. 根據我在數位音樂公司任職的經驗,強勢金流例如小額電信支付(只有代收拆帳)抽個 30% 並不稀奇,Apple 不但給你完整的機制、幫你 host 軟體、還提供若干宣傳效益,實在不知道有什麼好群起而攻之的,只能說形式比人強吧。當然啦,對於禁止放置 web store 連結,還規定必須是最低價這兩部分,確實管太多了...
爭議在於,報紙、雜誌等軟體,加入訂閱功能要繳交蘋果稅當然明確,但非出版社推出的服務型軟體(Software as a Service, SaaS)利用此機制,例如 Dropbox, SalesForce,則要不要繳交 30% 的分潤?
如果不需要,等同 Apple 將視軟體類型決定拆分與否,但從目前官方文件看來,Apple 並沒有相關的選項或欄位,流程上應該是只要使用就抽 30%,更何況,所謂 Publishing or SaaS 的認定並不容易,像 Netflix 這樣的 app 該算哪一方?
既然區分類型,在流程與主觀判斷上大不易,加上 Steve Jobs 一直以來的邏輯,他的回信應該是嗆說:「訂閱機制是給出版商使用的,其他人走開!」於是爭議就變成了:是 SaaS 根本不能用 Renewal Subscription;抑或願意繳交蘋果稅,還是可以過關?
應該是後者。
ps. 根據我在數位音樂公司任職的經驗,強勢金流例如小額電信支付(只有代收拆帳)抽個 30% 並不稀奇,Apple 不但給你完整的機制、幫你 host 軟體、還提供若干宣傳效益,實在不知道有什麼好群起而攻之的,只能說形式比人強吧。當然啦,對於禁止放置 web store 連結,還規定必須是最低價這兩部分,確實管太多了...
Friday, February 18, 2011
台灣人你怎麼能不生氣
標題是亂下的,倒也有幾分真實。去年十月份去上海就打算寫這篇了,可惜當時連不上 blogger,今天整理相片才想起這件事。
當時,某個下午我忙裡偷閒,搭上地鐵二號線咻溜溜的來到上海 IFC,拜訪久仰的浦東 Apple Store... 雖然我做好了提肛的準備,但不蓋你,從透明的旋轉梯下去時,失禁在我生命裡竟如此真實... 什麼 Studio A,優仕八德店,口胡!東施效顰!
牆上掛著高解析度的超亮燈箱,staff 人數多到可以跟客人幹架,全系列都有大量的展示機,繞了一圈,iPad,iPhone 4 竟然各約 52 台任君把玩,每張桌子皆備有刷卡機直接服務,結帳從沒停過的,好像東西不用錢。
更讓我暈眩的是 The Beatles 的背景音樂,那可是 Apple 剛把他們四個人放在首頁的隔天...。
Sunday, February 13, 2011
新事業的幸福
我有位高中好友,拿到哈佛 MBA 之後就在世界一流的企業顧問公司上班,標準人生勝利組。我們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見面交換近況。
今晚我們聊了許多,他說起最近做的幾個案子,包括起重機零件、原物料、造船...等等,非常有趣!不愧是一流的顧問公司,研究五花八門的產業,學習解決問題的技巧,這樣下去會成為無所不知的人吧。正當我開始汗顏,他卻有點失落的說,希望早日脫離球評般的顧問業,捲起袖子下場大展身手。
儘管我的經營故事在這位菁英研究的任何一個案子裡,不到萬分之一的規模,但聽我口沫橫飛的時候,他像個聆聽床邊故事的小孩,於是我知道我是幸福的(我聽他訴說那些產業研究也是相同的表情吧XD)。
就算不當老闆,加入初期工作團隊,參與拓荒的過程,如同用便宜旅費參加精采的探險隊,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嘿,閃亮亮的人生勝利組也巴不得加入我們的行列呢!
今晚我們聊了許多,他說起最近做的幾個案子,包括起重機零件、原物料、造船...等等,非常有趣!不愧是一流的顧問公司,研究五花八門的產業,學習解決問題的技巧,這樣下去會成為無所不知的人吧。正當我開始汗顏,他卻有點失落的說,希望早日脫離球評般的顧問業,捲起袖子下場大展身手。
儘管我的經營故事在這位菁英研究的任何一個案子裡,不到萬分之一的規模,但聽我口沫橫飛的時候,他像個聆聽床邊故事的小孩,於是我知道我是幸福的(我聽他訴說那些產業研究也是相同的表情吧XD)。
就算不當老闆,加入初期工作團隊,參與拓荒的過程,如同用便宜旅費參加精采的探險隊,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嘿,閃亮亮的人生勝利組也巴不得加入我們的行列呢!
Monday, December 27, 2010
Mactivity 五歲生日快樂
Mactivity 五週年誌
被 Johnny 如此提及有點受寵若驚之感。
像我們這種比凡人還要差一點的角色,建立起事業特別辛苦,不過,能活五年已經打死一狗票對手了吧,歷程中認識到的好朋友更是相當超值,我超高興能認識你跟 Fred 的啊 :)
被 Johnny 如此提及有點受寵若驚之感。
像我們這種比凡人還要差一點的角色,建立起事業特別辛苦,不過,能活五年已經打死一狗票對手了吧,歷程中認識到的好朋友更是相當超值,我超高興能認識你跟 Fred 的啊 :)
Saturday, July 17, 2010
iPhone 4 記者會對小學生考零分的啟示以及我很在意的事
這次 iPhone 4 的危機處理足堪經典,考驗 Apple 面對廣大酸民與嗜血媒體,如何做出一次星球規模的危機處理。
結果,再次證明 Steve Jobs 是當代最偉大的表演者(Performer)之一。開場白最重要,多數 CEO 大概是「我們來看第一張表」,但 Steve Jobs 說... 你知道,Apple 並不完美,但這是所有 Smartphone 共同的挑戰。就像小學生考試零鴨蛋,絕對不能狡辯,要先認錯(這真的很重要),再跟媽媽說,隔壁的小明,對街的小華也零分... 雖然我們還是會被媽媽拿衣架毒打,但 Steve Jobs 不會,因為他有 keynote(誤)。
然後他秀出令人眼花撩亂的技術詞彙和數據表格,以及一張張超夢幻的測試場所圖片,證明 Apple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有多麼專業,並且努力不懈,似懂非懂之間,我聽見那些嘴砲引信被水澆熄的聲音。最後,他說... 我愛你!哇愛裡!愛老虎油啦!然後從背後拿出一朵康乃馨...(One more thing?)媽媽立刻原諒考零分的小賈,還熱淚盈眶的將他擁入懷中。
論述條理分明,旁徵博引,鏗鏘有力,冷不防把場面弄到無窮盡的感性,最後還附上小禮物一枚。幹!我小時候如果有這招,不知少挨多少棍子。
不過我寫這篇,是因為有件事無論如何都很在意:Apple 前面說的非常好,接受 30 天退費也很酷,但送大家幫寶適(Bumpers)卻讓我非常賭爛!!!理由有三:
- 如果 Apple 沒扯謊,這是所有 Smartphone 都存在的問題、絕大多數消費者顯然不認為使用上有困擾(0.55% 的用戶抱怨)、而且實測收訊比 3GS 好很多,如果這些都是真的... iPhone 就不算是個有設計瑕疵的產品,也就沒有送幫寶適的必要。請注意,他是說 "people said the bumper fixes everything... 'why don't you give everybody a case'? Okay -- we'll give you a free case." 這句話背後顯然有著保護套其實沒三小路用的含意,比檸檬還酸,那老賈你給我個爛塑膠幹什麼?
- Apple 你大了,所以輸不起了;老賈你老了,所以膽子小了。前面講這麼多,明明結論應該是:我們樹大招風,還是請大家換個方式握吧,喔... one more thing... fuck you, Gizmodo. 這樣多酷,多像你。結果卻給我扯什麼神愛世人、幫寶適大放送。說詞與行動矛盾,虛偽的作風,每間大公司都會,還要你 Apple 幹什麼?真是太失望了!
- 最主觀而直接的反感,是我本來極為厭惡手機保護套和包膜這種鬼東西。每次走進 Apple 商店,看著那掛滿一整面牆的保護套,都想,天啊,這是多麼糟糕的垃圾啊!他們不但醜陋,又無法發揮功效,還為環境帶來沈重的負擔。更讓我冒冷汗的是,這些對岸製造的廉價塑化物,到底含有哪些物質,有任何人在進行監督嗎?再靠北幾句,我真的不理解手機到底幹嘛弄保護套,或是包膜,也許可以做個調查,研究保護套與手機使用年限的相關性,至少在我的生活經驗裡,越使用保護套的人,手機丟的更快更頻繁!
好啦,寫著有點離題,而且很晚了。總之我對 Apple 送大家幫寶適感到非常不以為然。如果我選擇相信,就不需要幫寶適這種東西;如果設計瑕疵確實存在,你對我的愛,就只值一個爛塑膠套嗎?
Wednesday, February 24, 2010
創意公司的理性力量
台灣媒體對於 Apple或 SJ 的傳奇報導一向不遺餘力,但我認為 Tim Cook 是個重要的指標,誰花篇幅介紹他,才算認真理解了蘋果近年快速擴張的本質。印象中還沒看到任何一篇,所以我認為國內媒體多是譁眾取寵,跟著喊燒而已。
事實上,不只台灣媒體如此,SJ 幾次公開強調,這些年 Apple 的成功,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是團隊運動(Team Sport)的結果,尤其要感謝 Tim Cook!是的,神賜福這傢伙,即便這句話可能是整場 WWDC 唯一的真實,但扭曲力場是信徒自己的偏執,Tim Cook 沒得到他應有的 Credits, 至少遠低於其對 Apple 的貢獻。
我曾經盲目迷信於產品本身的力量(其實現在還是如此),畢竟對資源拮据的 start-up 來說,能相信的往往只有自己的 guts。但對於像 Apple 這種營收 10b 的消費性硬體公司來說,不能只顧著開發最棒的產品,而是挑選具規模的市場,做最完美的市場區隔,以及營運過程中的嚴格控管,尤其是存貨問題。
因為本 Blog 一向不嚴謹,所以有興趣的人請自己去找資料,印象中 SJ 隱而不退的那段時間,Fortune 曾經做過一篇深入的報導,對 Tim Cook 有不少介紹。
在充滿各種創意的公司裡,不怕沒產品,最怕產品太多(我絕對不是在說 google buzz)。Tim Cook 代表一種理性的力量,憑藉出色的能力來平衡公司的瘋狂,讓策略有效收斂,具體執行。我甚至認為他在股東心目中的份量不亞於 SJ,以 Apple TV 的銷售積弱為例,你大概不會因為 SJ 喜歡看電視而繼續支持他(而且有報導說 SJ 很討厭看電視),但 Tim Cook 說,蘋果會繼續投資下去,因為我們相信 Something there... 你就只好懶啪捏著把錢掏出來。因為這傢伙肯定不是腦充血或昨天祖先託夢給他說想看電視,沒人想跟錢開玩笑。
我一開始聽到 Jay Chou 雙截棍那張經典唱片的時候,最大的感想不是他的怪腔調,更不是髮片,而是鍾興民的編曲怎麼那麼屌,一不小心就會毀掉的歌,竟然被加分到爆表。
Jay 是幸福的,他有才華洋溢的作詞者、編曲者幫忙,Apple 是幸福的,他們有 Tim Cook。
Freak 需要好運氣,讓不世出的高手來幫他加冕。
我崇拜創意公司的理性力量。
事實上,不只台灣媒體如此,SJ 幾次公開強調,這些年 Apple 的成功,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是團隊運動(Team Sport)的結果,尤其要感謝 Tim Cook!是的,神賜福這傢伙,即便這句話可能是整場 WWDC 唯一的真實,但扭曲力場是信徒自己的偏執,Tim Cook 沒得到他應有的 Credits, 至少遠低於其對 Apple 的貢獻。
我曾經盲目迷信於產品本身的力量(其實現在還是如此),畢竟對資源拮据的 start-up 來說,能相信的往往只有自己的 guts。但對於像 Apple 這種營收 10b 的消費性硬體公司來說,不能只顧著開發最棒的產品,而是挑選具規模的市場,做最完美的市場區隔,以及營運過程中的嚴格控管,尤其是存貨問題。
因為本 Blog 一向不嚴謹,所以有興趣的人請自己去找資料,印象中 SJ 隱而不退的那段時間,Fortune 曾經做過一篇深入的報導,對 Tim Cook 有不少介紹。
在充滿各種創意的公司裡,不怕沒產品,最怕產品太多(我絕對不是在說 google buzz)。Tim Cook 代表一種理性的力量,憑藉出色的能力來平衡公司的瘋狂,讓策略有效收斂,具體執行。我甚至認為他在股東心目中的份量不亞於 SJ,以 Apple TV 的銷售積弱為例,你大概不會因為 SJ 喜歡看電視而繼續支持他(而且有報導說 SJ 很討厭看電視),但 Tim Cook 說,蘋果會繼續投資下去,因為我們相信 Something there... 你就只好懶啪捏著把錢掏出來。因為這傢伙肯定不是腦充血或昨天祖先託夢給他說想看電視,沒人想跟錢開玩笑。
我一開始聽到 Jay Chou 雙截棍那張經典唱片的時候,最大的感想不是他的怪腔調,更不是髮片,而是鍾興民的編曲怎麼那麼屌,一不小心就會毀掉的歌,竟然被加分到爆表。
Jay 是幸福的,他有才華洋溢的作詞者、編曲者幫忙,Apple 是幸福的,他們有 Tim Cook。
Freak 需要好運氣,讓不世出的高手來幫他加冕。
我崇拜創意公司的理性力量。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