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ly 22, 2007

新服務 hypoDot 上線營運

上次寫 Blog 竟然是一個月前的事了,這個月還是老樣子,忙 hypo 的事務,其實也稱不上忙,老闆甚至還羨慕我的生活作息。

終於,新服務 hypoDot 上線了,雖然很疲勞,但感覺真好!除了沒有暗樁或下指導棋,就在測試期間獲得一致的好評價之外,今天一發佈消息就有使用者玩起來... 開發團隊累了好幾天都睡覺去,我決定寫個 blog 再閃。

也不是一兩個人勸我了,現在物質報酬真是很少,在履歷表上也未必占的了便宜。昨天國中同學找我去他老爸公司打工,時薪兩百元,我很心動,今天老闆還說一個朋友的男朋友在會計師事務所每個月四萬薪水,我很心痛...

但是我自己認為,此時此刻,很少人比我更幸福。能跟一群聰明絕頂又才華洋溢的夥伴一同奮鬥,我們流著蘋果的血液,要求品質,專注細節,為使用者著想,在意客戶的不滿,為一丁點的創造而興奮,為一丁點的批評而悲傷,對 hypo 這個 team 以及品牌有強烈的認同感... 更棒的是,我們的營收持續成長!(雖然還不夠多到讓我們過穩定的生活)

這種工作真的太有趣,嚐過一次就很難回到正常的道路。當然,在一般的公司組織工作也有它的樂趣和挑戰存在,選擇跟個性都有關係。
感謝老天,我很幸運,能有這麼一段經歷,然而, hypo 的故事才剛開始而已。

Saturday, June 23, 2007

第一次鳥接觸

下午來了一場滂沱的大雷雨,好處是起風涼快,壞處是汽車警報器此起彼落響不停。這個世界彷彿只剩下雨滴和警報器兩種聲音,我得把電視調到平常的兩倍音量才勉強聽得見。

雨勢間歇之後,我發現三樓陽台外有鳥頻繁的叫聲,抬頭一望,是隻黑色身體,橘紅色嘴巴的小鳥,慌忙的飛來飛去,在電線桿邊迴繞,仔細一看,才發現電線桿上有隻驚嚇的雛鳥。走到陽台上,原來成鳥有兩隻,頭上有冠狀,一大一小(老爸老媽?),飛到我家一樓院子又飛上來,忽高忽低,嘴裡不停叫,看得出來很心慌。

我沒有處理鳥兒的經驗,不知道問題確切的原因,就跑到樓下跟老媽說,一起到外面院子看看,赫然發現,竟有另一隻雛鳥流落在一樓院子,躲在兩個小盆栽之間,渾身羽毛都溼透,樣子很可憐,看來這對鳥父母是在擔心牠吧。於是老媽找了個紙箱先把牠擋住,防止牠亂飛,我輕輕的用兩隻手掌把牠圈住,這是我第一次直接接觸鳥類,感覺很奇妙,這麼精細的物體在我掌心散發著溫度,我甚至可以摸到牠小小心臟的跳動,微弱但規律的節奏傳達牠的存在。當時有點想拿相機拍下這難得的緣份,但實在騰不出手,只好作罷。

我小心翼翼的把牠帶上三樓陽台外,放在淺紙箱裡,但是等了一會兒,牠爸媽似乎找不到牠,正想把牠放到更顯眼的地方,竟趁空隙飛走了,但很顯然飛不動,一路落到對街二樓的屋簷上,就在此時,牠爸媽似乎也發現牠,一邊叫著一邊飛到牠身旁,既然團聚了,我也不知道要多做什麼,就這樣交還給擔心的父母吧,希望雨趕快停,他們可以幸福美滿的活下去。

Friday, June 22, 2007

今天起 Studio A 也是 hypo Point

什麼是 hypo Point?請看這裡,簡單說就是 hypo 產品的展示取貨點。

今天拿著展示架和樣本到 Studio A,第一次到訪,因為身分是廠商,沒辦法盡情的玩機器瞎逛,有點遺憾,如果只當單純的客人,感覺一定很幸福吧。

Studio A 的開幕,最近在蘋果圈是熱門消息,畢竟有膽識在 NYNY 一樓砸下重金的人,從開頭就不容小覷。整間店明亮寬敞,我才剛去過涉谷 Apple Store,感覺 Studio A 硬體的質感,不會輸直營店太多,倒是在人員專業,以及一些細節上(例如主題 DM,電視裡的動態資訊等等)需要加把勁,但是這些屬於進階技巧,需要時間累積,以 Studio A 這樣剛開幕的新經銷商,能做到這種程度,已經值得鼓掌叫好了。

更可怕的是,他們即將在西區再開一家三層樓的店,而且地點也是精華到不想看它也不行。這就讓我不禁疑惑,這麼帶種的投資,腦袋裡在想什麼,真的行得通嗎?

據我所知,台灣的 Mac 使用者,主要是一群玩家,這些人對電腦一點不陌生,甚至連 PC 都很拿手,因為厭倦了微軟而轉投入蘋果的懷抱。這樣的一群人,可不會被華麗的賣場給吸引,跟半調子服務人員談話更是浪費時間,評斷一間經銷商,他們在意別的東西,最直接的是價格、優惠方案,然後是售後服務、維修、甚至改造。這也是為什麼某老字號經銷商可以屹立不搖的理由,他們依賴深厚的人情、彈性的價格與規格、以及驚人的吃貨能力,在這些玩家的支持下獲得成功。

當然,還有另外兩群人,其一我稱他們為過路客,這些人意外的撞見 Apple,然後愛上,他們人數不少,但是分散難掌握,容易 quit,忠誠度低,某經銷商就是以鋪天蓋地的展點來影響吸收這些人。最後一群人是依賴 Mac 的工作者,像音樂人、攝影師、設計者,他們通常都有自己的門路消費。

那 Studio A 呢?目前看起來,它似乎想憑藉精華地段、高質感的硬體、以及良好的媒體關係突圍,老實說,這些對玩家來說空虛的很,沒吸引力。所以它主要的消費者也是過路客,但能否強勁到,在點不多的情況下,吸引足夠的數量,那就尚待觀察了。我只擔心,若他們對市場的信心來自 Apple TV 與 iPhone,那就是對台灣蘋果市場認識不深做出了錯誤決策。

寫了這麼多,我衷心期盼 Studio A 能獲得市場肯定,畢竟從他們主動與 hypo 聯繫,提出進一步的合作看來,是積極且真心的在經營這個市場,況且... 場所跟店員都很值得一看喔 :P

Apple 為什麼要發表 Windows 版本的 Safari

一個多禮拜以前,Steve Jobs 在 WWDC 把 Windows 版本的 Safari 3 當作壓軸大戲,之後就不斷看到關於此事的評論,其中很多都是在談 Apple 到底為何要這麼作?

理由其實很明白,整場秀的每件事幾乎都與販售 iPhone 有關,Windows 版本的 Safari 3 也不例外。

Keynote 之前,許多人都在期待(或幻想),到底能不能在 iPhone 上面進行開發,答案揭曉,Apple 號稱以完整的 Safari 3 作為解決方案,希望開發者以 web app 共襄盛舉。Windows 版本的 Safari 就此成為不得不然的產物。

iPhone 針對的市場,早已不只是狂熱的蘋果教徒,而是所有存在行動通訊需求的群眾,其中當然有一定比例的 Windows 使用者。在這樣的策略思考下,iPhone 需要一個跨平台、兼顧安全的解決方案,web app 搭配 Safari for PC 似乎是個聰明又省事的決定。

於是,為了讓 PC 開發者能夠專心奉獻,為了讓 PC 使用者能夠同時在 iPhone 與他們的 PC 上執行應用程式,當然要有 Windows 版本的 Safari。

只是相對於 Leopard 的雷聲大雨點小,這一切服務 Windows 環境(市場?)的動作,太傷害台下蘋果忠誠開發者的感情,Steve Jobs 不好意思說太明白,才扯了那些把 Firefox 幹掉的鬼話來模糊焦點吧。

Thursday, June 21, 2007

Life is touching

hypo 的 slogan 是 "Life is touching"
感謝 Victor,它以簡潔俐落的方式躺在很多地方,
在此回憶當初 slogan 發想的過程,以免將來遺忘。

很幸運的,我們活在一個數位化的時代,
人們排山倒海的把各種事物數位化,帶來很多便利,但也失去些許溫暖,
hypo team 希望發揮一點力量,站在浪潮的反面,運用科技與創意,把數位相片真實製造,
在充滿樂趣的過程中,提醒紙本的感動,甚至創造新的應用與價值。

這麼複雜的願景,要怎麼使用簡單的字眼表達?
那是一個週末夜,約莫七八點吧,我跟 skyline 絞盡腦汁討論著 slogan。

我們取 touching 的兩個意含-「觸碰」與「感動」-而「生活(或說生命)」正是這一切觸碰與感動的根源。
"Life is touching" (真實觸碰,生活感動)這樣一個帶有禪意,充滿入世概念的 slogan 於是產生。

Friday, June 15, 2007

hypoDot 帶來的編輯樂趣


一件事情看久了,難免會把焦點放在煩瑣的細節上,反而忽略其中的樂趣,以 iPhotoBook 來說,Plugin 推出了將近一年,因為一直專注在服務、印刷品質提升,還有很多莫名其妙跑出來的事情待解決,最後自己是一本都沒製作。

hypoDot 進入半公開測試後,這兩天陸續收到使用者的回報,幾乎反應都很好,但其中一位反應了一個怪異的錯誤訊息,我想自己重現出來,卻不得其法。本來只是拿上禮拜去日本吉卜力美術館玩樂的相片當作測試 Bug 的填充物,沒想到一編排下去,就像上癮一樣,停不下來。

在日本的畫面緩緩浮現,清晰而真實,我彷彿可以透過相片的提示,再次感受到微燙的陽光以及乾燥涼爽的和風,井之頭公園的綠蔭也在我身邊搖晃起來,簡單的說... 挖勒靠!還真好玩!最後幾乎忘記測試 Bug 這件事了。

現在心情非常興奮,好希望趕快拿到成品,一本送給同行的高老闆,一本放在包包裡出門獻寶!

Friday, May 25, 2007

又一次被中國信託退件

hypo 努力把數位相片轉換成高爽度的實體商品,販售通路卻完全依賴數位世界的網路,在這樣的模式裡,搞定金流是要務,然而,這卻是 hypo 上線至今遭遇最多阻礙,又深感無奈的部份。

hypo 跟很多其他的網站一樣,使用綠界科技的代收付服務,雖然一開始就有些落後的問題困擾我們,後來更發生 3D 驗證使 Plugin 卡住的慘案,但這些問題雖造成不便,還不至於卡關。直到去年底,我們接到綠界的通知,說金管會看代收付很不順眼,隨時讓綠界關門大吉,要我們及早準備,另尋生路,即使我們簽有他媽的合約,還是比不上金管會他爸的公文。

那怎麼辦呢?兩條生路走:換家還沒被婊的代收付,可是…也許明天就婊他,所以這條生路可能走五步就遭遇土石流變死路;另一條路,看起來一片光明,直接跟中國信託申請成為所謂的「特約商店」,從此逃離暫停服務的威脅,擺脫 3D 加密的陰影,字面上看起來很吸引人,但是實際了解才發現,跨行匯款得先填提款單再寫匯款單,中心思想是搞死小老百姓的銀行,哪有什麼好康的讓你爽?

特約商店,多特約,500萬那麼特約,資本額 500 萬以上才能跟他約,沒有 500 萬?請留在綠界等死。除了資本額,還有最低設立年限,新公司請先找到小叮噹,坐時光機到 2112 年申請才能過關。

後來,中國信託大發慈悲,搞了個特約小店專案,多小?50 萬那麼小,說真的,百集斯沒人是紈褲子弟,幾個窮鬼做 hypo 已經花了很多時間心血,還要為這種狗屎政策額手稱慶,實在有辱列祖列宗。不過既然開張了,用戶也不斷捧場,只好想辦法湊 50 萬,完成公司登記,開始漫長的送件歷程。

過程很有洽公感,就是填寫婊單、影印資料、簽名、蓋章、迷惘、填寫婊單、補件、發傻、罵髒話、再補件...

終於,中國信託聲音甜美的小姐來電:「菜B巴,你公司才設立這麼一下,年限不足,請提出證明...」
「我是因為被威脅,為了滿足條件才登記的啊,當然是一設立就來申請了,至於證明... 企業社跟公司本來就跟 Tiger 到 Leopard 一樣,沒辦法直接升級啊,只好重新登記,哪提的出什麼關係證明!」
小姐很好心問了可能有五十個人之後,說:「那請您提出過去企業社的營利事業登記證... 幫您試試看。」
再補件,今天接到電話:「抱歉,還是被退件,因為審核人員還是無法認定這兩家公司的關連性... 另外,貴公司的銷售額也未達標準,我們規定每個月要有 30 萬營業額...」宣判了 hypo 在特約商店申請之路的死刑。

事實上,我還蠻能夠理解這個結果,資料上的確缺乏兩者一脈相承的證據力,銷售額也的確未達要求。錯就錯在這些規定根本有問題,太過刻板僵化,我講白點,這到底是哪個白癡訂的!既然是新創事業,哪裡冒出來幾年的經營時間,才剛起步,又哪來大量的銷售額。由此可見,這個特約商店的條款,根本是針對經營有成的穩定商家來的,小鬼管你有多少想法、熱情或技術,老子就是喜歡在日本打籃球,不爽回台灣...

言盡於此,事到如今,我也只能虛心接受台灣銀行對於弱小新創事業不友善的事實,想辦法再找下一條生路。